“我计算过了,有十万块钱的话就能完成九车间的改造以及对人员的相关培训。”赵东升将九车间准备生产录音机的事情告诉了王建军,微笑着说道。
“十万块?”王建军觉得赵东升简直就在开玩笑,先不说黄州机械厂引进一条流水线就花了两千多万,黄州电子厂单单买了几台进口机床就耗资数百万,他难以置信地望着赵东升,“你知不知道电子厂花多少钱买设备?”
第016章 疯狂的计划
“四百多万。”赵东升晚上喝酒的时候从牛保国那里了解到了这个信息,意味深长地笑道,“如果电子厂不是换了机床的话,我也不会将预算压到十万了。”
“你要那几台换下来的机床?”王建军闻言怔了怔,他很快就明白过来了赵东升的意思,试探性地问道。
赵东升伸手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肯定了王建军的想法。
电子厂的厂长张坤是牛保国的中学同学,两人的关系非常好,电子厂换下来的那几台机床现在在仓库里放着,正在寻找着卖家,想卖出去换些资金,反正厂里已经用不上它们了,搁在仓库也是占地方,还不如卖了省事儿。
由于是淘汰下来的机器,再加上牛保国和张坤之间的关系,赵东升觉得应该可以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来得到那几台机床。
对电子厂来说那几台机床现在已经没用了,不过对赵东升而言它们可是宝贝,九车间缺少这些电子方面的机器,经过他的改造后必然会派上大用场。
“那材料的费用呢?”经过最初的惊愕后,王建军反应了过来,连声问道,虽然赵东升解决了机器和人员培训的钱,但是制造录音机所需要的原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现在还不需要考虑材料的费用,等机器改造完成后先生产一批样品,等有买家看上样品了,让他们先支付一笔定金,用那笔定金来购买所需的材料。”赵东升闻言,笑眯眯地回答。
“这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王建军没想到赵东升能想出这样的方法,禁不住冲他伸出了大拇指,随后疑惑地问,“这定金的数额一定不小,他们肯出这么多钱吗?”
“首先纠正你一下,这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借鸡下蛋,借那些买家的钱暂时来周转。”赵东升冲着王建军摇了摇手指,胸有成竹地说道,“咱们可是国企,他们跟咱们做生意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要是那些样品卖不出去怎么办?”王建军仔细一想,事情还真的像赵东升说的那样,于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接着便意识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并不是产品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的,必须要有竞争力才行。
九车间以前从没有生产过家电产品,可谓是半路出家的和尚,怎么看都无法比得过那些专业的家电厂家。
“真要是那样的话我准备辞职,承担所有的后果。”赵东升微微笑了一下,神态轻松地望着王建军,“说真的,我不认为我的这次改革会失败。”
“真是太疯狂了!”王建军先是一怔,随后感慨地说道,他不知道赵东升哪里来的这些信心,竟然以前途去做赌注,要知道赵东升现在的职位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既轻松又能拿高工资。
“敢不敢跟我一起疯上一把,成功了咱们以后吃香的喝辣的,失败了我扛着。”赵东升笑着看着王建军,向他发出了邀请。
“你都不怕,我怕什么?”王建军想都不想,一拍大腿,笑嘻嘻地望着赵东升,“看在咱俩是哥们的份儿上,要是成功了的话,你可得给我一个官儿当当,我们家还从没有出过一个干部呢!”
“你是我哥们,我当然要重用你了。”赵东升闻言笑了起来,提醒着王建军,“不过你可要想好了,要是加入的话工作关系可就要调入九车间,万一失败了只能跟着九车间的人一样拿基本工资了,比不上你现在的待遇。”
王建军在一车间工作,一车间是黄州机械厂待遇排名前三的车间,他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接近一百块,再加上其他的福利,比九车间真的是强的太多了。
“要是成功的话,那待遇肯定比现在好多了。”王建军伸手抓了抓脑袋,冲着赵东升笑道,所谓风险越大回报也就越大,如果他待在一车间的话,那么一辈子就只能是一个工人,可是如果他加入了赵东升的改革,并且改革成功的话,那么将步入领导者的行列。
尤为重要的是,经过与赵东升的交谈后,王建军觉得赵东升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分析得头头是道,非常有道理,他对赵东升这个燕大的优秀毕业生很有信心。
再加上年轻人的血性,最终促使王建军下定了决心,打算跟着赵东升一起干。
多少年后,每当王建军回想起今天晚上的事情都会庆幸不已,因为他做出了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
王建军对九车间的改造充满了好奇,赵东升和他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直到午夜才睡。
“电子厂的那几台机床对于九车间的改造至关重要,现在就是牛保国也不知道我想将它们弄到手,在事情没有尘埃落定前千万别传出去,以免发生什么意外。”临睡前,赵东升提醒着王建军,所谓世事难料,这件事情一旦泄露出去的话,天知道会出什么岔子。
“放心,我的嘴严得很,就是汪媛媛都不会告诉。”王建军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中,拍着胸脯向赵东升保证,赵东升给他画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未来蓝图。
第二天上午,赵东升拿着几张电路图走进了隔壁技术二科的办公室,来到了一个正在看书的年轻人身旁。
“勇哥,我这里有几个问题请教一下。”年轻人戴着一副眼镜,一身的文人气息,赵东升将那几张电路图往桌子上一放,笑着说道。
“请教不敢当,咱们共勉吧。”年轻人闻言笑了笑,放下手里的书,拿起了那几张电路图看了起来。
赵东升从身上摸出一包瓜子,打开放在了桌上,然后搬了一张椅子就势坐在了一旁。
年轻人名叫孙勇,毕业于著名的东北工学院电子学院,是东北工学院有名的才子,因为在学校的时候得罪了一名官宦子弟,结果毕业的时候被分配到了黄州机械厂。
与赵东升现在的身体的主人赵卫国一样,孙勇来到黄州机械厂后感觉前途渺茫,才华被埋没,因此抑郁寡欢,闷闷不乐,很少与同事们交流,在厂子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在孙勇看来,技术科的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经历过系统教育的同事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创新能力都和他不是一个档次的,与他们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再加上孙勇刚步入社会,对人情世故什么的还无法应对,故而在技术科里没什么朋友,显得颇为高傲。
不止孙勇,技术科里那些从大学里出来的人都遇到了和孙勇一样的问题,认为老同事们缺乏进取能力和创新精神,再加上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除了个别脑袋瓜灵活的人,大多数人都无法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去。
由于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技术科的那些老人们也不喜欢这些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们,认为他们年轻气盛,眼高手低,为人处世一点儿也不谦虚。
久而久之,那些大学生们就在技术科里形成了一个新的圈子,因为孙勇毕业的学校最好,而且成绩优异,所以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个圈子里领头的。
毕业于燕大的赵东升自然而然也成为了这个圈子里的一员,他的一些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看法和观点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
只要能搞定了孙勇,那么赵东升相信其他的人也会加入到他对九车间的改革中,这些人将成为九车间的技术核心,同时也能分散外界对他的注意力。
“这是你设计的?”等看完了那几张电路图,孙勇抬头惊讶地看向了赵东升,这几张电路图是关于录音和播放系统方面的,在孙勇看来简直太完美了,很多地方的设计都超过了他的想象。
“在学校的时候跟着几个电子学院的师兄学习过,有很多想法还不成熟,希望勇哥多提宝贵意见。”赵东升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笑着说道。
“已经非常成熟了,我哪里还能提出什么意见。”孙勇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燕大果然是燕大,毕业生的实力确实要超过其他学校一筹。
“对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地方要这样设计的?”随后,孙勇语锋一转,伸手一指面前电路图的一个区域,他现在的兴趣完全被吸引到了电路图上。
“我是这样想的……”赵东升放下了手里的瓜子,有条不紊地给孙勇讲解起来。
孙勇对电路图的很多地方都有浓厚的兴趣,赵东升仔细给他讲解着,两人时不时地讨论一番,吸引了办公室不少人的注意,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
“吃饭了!”正当孙勇和赵东升在那里探讨着一个问题时,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端着饭盒走了过来,笑着望着孙勇手上的电路图说道,“你们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魁梧年轻人名叫杨德华,毕业于西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两年前进入到黄州机械厂,分在了技术二科。
第017章 “招兵买马”
由于性格开朗,杨德华很好地处理了厂里的人际关系,是孙勇那帮圈子里混得最好的人。
直到这个时候孙勇和赵东升才发现已经到了中午,办公室里的人都出去吃饭了,于是跟着杨德华一起去了食堂。
三人在路上边走边聊,孙勇对赵东升设计的那几张电路图赞不绝口,杨德华感到非常惊讶,这可是心高气傲的孙勇第一次佩服人。
“昨天我和九车间的牛主任商量了一下,准备生产录音机,你们觉得怎么样?”在食堂打了饭菜,三人坐在了一起,聊了一会儿那几张电路图后,赵东升笑着望向了孙勇和杨德华。
“录音机?”孙勇这下明白过来了,怪不得那几张电路图是关于录音和播放系统的,原来赵东升竟然打了生产录音机的主意。
“这需要不少钱吧!”杨德华大感惊讶,万万没有想到赵东升竟然敢推动九车间进行改革,要知道这里面可是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资金,可谓困难重重。
“资金的问题我来解决,我希望兄弟们能帮帮我,帮帮九车间,共同努力,将九车间做大做强,实现我们心中的抱负。”赵东升微微一笑,真挚地望着孙勇和杨德华,“虽然现在九车间的条件不尽如人意,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我加入!”孙勇沉吟了一下,神情坚毅地望向了一旁的杨德华,“与其尸位素餐,在这里浑浑噩噩混日子,不如搏上一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只要你能解决资金的问题,那么我也加入。”杨德华见孙勇表明了态度,于是笑着向赵东升说道,他也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既然赵东升和孙勇都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九车间的改革中,那么他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了,不过他比孙勇多出了一份理性,先要看看赵东升能不能解决九车间改革所需要的资金,然后再下最终的决定。
“谢谢了。”赵东升闻言冲着孙勇和杨德华一抱拳,“兄弟们那里还希望两位帮着吹吹风。”
赵东升口中的兄弟们自然指的是那些分配来的大学生们了,这些人在黄州机械厂过得并不如意,如今赵东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那么他们十有八九会加入到九车间的改革。
孙勇和杨德华下午就联络了技术科里的那些大学生们,得知了九车间的事情后,大家纷纷流露出了浓厚的兴趣,饶有兴致地向两人打探着其中的细节。
吃完了午饭,赵东升和牛保国乘坐着两辆卡车赶去了市电子厂,牛保国满脸通红,一身的酒气,看样子中午喝了不少酒。
既然赵东升已经将九车间要生产录音机的风经过孙勇放了出去,那么他就要第一时间拿下电子厂的那几台不用的机床,这可是九车间改革成败的关键。
因此在上午去找孙勇以前,赵东升先去了一趟九车间,让牛保国中午请电子厂厂长张坤吃饭,把那几台机床买下来。
牛保国当着赵东升的面给张坤打了电话,敲定了中午吃饭的事情,赵东升给了牛保国买下那几台机床的最高价格――五万元,这是赵东升心理承受的底线,如果不能以五万拿下那几台机床的话,那么对九车间改造的总体费用可就要超过十万了。
出乎赵东升的意料,机床的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牛保国给张坤报了五万元的最高价格后,张坤直接给打了八折,只要四万块钱。
原来,自从那几台机床被闲置后,被市里两帮做生意的人给盯上了。
俗话说的好,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两帮人在市里都有着后台,背景深厚,张坤是一个也惹不起。
两帮人都想以低价拿下那几台机床,最高的那位出价五千,另外一个才出四千,不过双方都可以给张坤一千的好处费,完全就当那几台机床是废品。
按照那几台机床现在的状况,最少也能卖二十万,两帮人想出几千块钱就拿走,简直就是摆明了欺负人。
张坤不想吃这个哑巴亏,但是又不敢得罪那两帮人的后台,因此只能采取拖延的策略,将这件事情拖了下去,反正这两帮人他一个也得罪不起,不如不卖。
牛保国的出现可谓帮了张坤一个大忙,四万块钱虽然不多,但怎么也比那两帮人出的价钱高,再加上黄州机械厂是国企,将机床卖给牛保国不涉及私人间的利益,既可以处理了那几台棘手的机床,又能给那两帮人一个交代。
虽说张坤给牛保国减了一万块钱,不过由于九车间还没有筹措到资金,牛保国的手头上没有一分钱,他于是和张坤签了一个协议,先将那几台机床拉回去,一个月内给他结款。
张坤一点儿也不担心牛保国赖账,机械厂和电子厂都是国企,双方的资金来往要过各自的账户的,属于两个厂子之间的公务,即使出了岔子也跟他个人无关。
原本下午拉机床牛保国带人来就行了,不过谁让九车间现在一穷二白,缺钱缺得厉害,于是赵东升也跟了过去,想看看能不能从电子厂那里占点儿便宜,搞来一些原材料。
“这位就是燕大的高材生赵卫国赵技术员。”在电子厂,赵东升见到了张坤,一个精壮的中年人,牛保国笑着向张坤介绍赵东升。
牛保国已经告诉张坤九车间准备生产录音机的事情,张坤对此是感到大为震惊,他觉得牛保国一定是疯了,难道就拼着那几台旧机床就想进军家电市场,这里面的竞争可是相当的激烈。
国内不少人都看好未来的家电市场,因此家电行业是最先受到改革开放的冲击,南方的沿海城市现在已经有新建了几家实力雄厚的家电厂,给内地的家电厂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赵技术员年轻有为呀!”握手的时候,张坤笑着打量着赵东升。
“张厂长过奖了,多谢张厂长的支持。”赵东升微笑着回答。
“老牛,以后你们的录音机卖火了的话,可要拉我们厂一把呀。”与赵东升握完手后,张坤开玩笑似的望向了牛保国。
“这是哪里话,在你面前我们就是学生,永远都只有学习的份儿,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牛保国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此时此刻,无论是牛保国还是张坤,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几年后,电子厂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赵东升果真像张坤说的那样拉了电子厂一把,将其兼并,避免了电子厂职工失业。
张坤早已经准备好了,赵东升他们一来就招呼人开始往卡车上搬机床。
赵东升在电子厂的仓库里逛了一圈后,看上了一些原料,张坤很是大方,二话没说就让他拉上了车,就算是对九车间改革的支援。
对于张坤来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是对于九车间无疑是“雪中送炭”,在九车间的改革史中,电子厂的这一笔无私的援助被清楚地记载了下来,成为了张坤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也是电子厂能幸运地被赵东升兼并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知道那个时候河东省有不少重点国企都在为能被赵东升兼并而上下奔波,电子厂能脱颖而出充满了幸运。
将机车拉回九车间后,九车间车间副主任贾伟指挥着人卸货,赵东升则和牛保国在车间的主任办公室里商量着改革的相关事宜,准备拿出一个简略的方案,晚上的时候去拜访张海山,希望能得到张海山的支持。
只有得到了张海山的支持,九车间的改革才能最终实行,否则的话一切都只是空谈。
九车间的人在搬运机床和原料的时候吸引了不少外车间的人,冲着他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九车间要生产录音机的事情已经在下午传开了,大家对此并不看好,等着看九车间的热闹。
晚上八点,赵东升和牛保国敲开了张海山的家门。
现在是九月上旬,赵梅和张虎已经回京城,家里就张海山在,开门让两人进去。
“厂长,我们有个事情想向你汇报一下,希望厂长多提宝贵意见。”在客厅落座后,赵东升从牛保国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个文件夹交给了张海山,笑着说道,“也希望厂长能支持我们。”
张海山已经听说了九车间的事情,猜到了赵东升和牛保国的来意,不动声色地翻看着文件夹里的文件。
文件的内容是关于九车间改革的方案,虽然准备的不是很翔实,但条理清晰,重点问题都说的很清楚。
“两年内只拿基本工资,两年后自负盈亏,向厂里缴纳四成的年利润。”翻着翻着,张海山抬起了头,有些惊讶地望向了赵东升和牛保国,两人这么做的话无疑是孤注一掷,断了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