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盛的亲娘孟姨娘见苏玉畹拉着苏世昌的手要走,忙用力地推了苏世盛一把,又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苏世盛就高声道:“大姐姐,你去茶园的时候也带我一块儿,可以么?”说着,可怜巴巴地望着苏玉畹。
苏玉畹天生便生就一副玲珑心肠,刚才孟姨娘的举动她看在了眼里,哪还不知道是什么个意思?她似笑非笑地看了孟姨娘一眼,点点头道:“可以呀,到时我派人去叫你。”
“谢谢姐。”苏世盛很是高兴。
孟姨娘被苏玉畹那一眼看得颇不自在。
“走罢,回去。”苏玉畹领着苏世昌,慢慢沿着回廊走远了。
“呸,得什么意?以前是老爷宠你。现在老爷没了,看你能蹦跶出什么花样来?”孟姨娘望着苏玉畹窈窕的背影,暗啐一口,也拉着苏世盛回了房。
“姨娘,咱们也回罢。”丫鬟小苗见大家都走了,对自家主子袁姨娘道。
“嗯。”袁姨娘只生了个女儿,又是个温柔安静的性子,平日最是规矩。此时见众人都走了,这才带着女儿离开。
苏玉畹回房换了衣服,奶娘黎妈妈便端了碗姜汤来,看着她喝下去。见她忙忙地吃两口点心,一副马上要外出的样子,忙劝道:“姑娘,外面雨这么大,要不等明儿个再去吧?你可是答应了太太,要等雨停的。”
“奶娘,我就这么一说,安我娘的心罢了,哪里能等得了雨停?这季节的雨你也知道,淅淅沥沥的,还不知道要下几天呢。爹去的突然,茶园里不知乱成什么样了。眼看着要采春茶,我不去看看,哪里能放心?”苏玉畹一边系着披风带子,一边往外走。
黎妈妈无法,只得跟在后面,又叹气道:“真是苦了姑娘了。”
苏老太太孔氏作为继母,虽不是那等下药害人的恶毒妇人,却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在为苏长清议亲的时候,只说殷氏是秀才之女,知书达理,且容貌出众、贤惠温柔,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姑娘。苏老太爷作为公公,自不好去亲见人家姑娘,派人打听了一下,殷氏的为人果如孔氏所说,于是便给长子娶进了门。
可进了门才知道,这个殷氏是个面人儿,柔柔弱弱的,没啥主见,遇事只知道掉眼泪,半点担不起事。孔氏便以此为借口,一直把持着后宅内务,便是要人相帮也只叫二太太魏氏。后来苏老太爷去世三兄弟分了家,大房单过,还是苏玉畹接过管家权,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苏长清才免了后顾之忧。
如果苏长清命长,早些帮苏世昌娶个能干妻子,接替苏玉畹出嫁后留下的空缺,这个家的日子也能如常过下去。偏还没等苏世昌长大苏长清就撒手西去了,这家里里外外的重担不得都落在苏玉畹身上?
苏玉畹吃过点心,又净了手脸,便转头吩咐丫鬟谷雨:“去把王妈妈叫来。”
“是。”谷雨应声去了。
隔不多久,一个四十多岁穿藕荷色绸缎褙子的妇人走了进来,行礼问安后,便安静地站在那里,等着苏玉畹问话。
她是管家刘安的妻子王氏。
刘安小时候是苏长清的小厮,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渐强,苏家分家后苏长清便让他当了大房这边的管家;而王氏则原是殷氏的陪嫁丫鬟,后嫁了刘安。苏玉畹接管内宅事务后,便把原在殷氏身边伺候的王氏提拔起来,暂且管着针线房的事。她原是想着通过刘安身边的王氏来了解外院的动向,从而能更好的帮助到苏长清。没想到这做法如今倒成了一步妙棋,让她能迅速将内外事情都掌控在自己手里。
想到这里,苏玉畹心里一酸,强忍着心中的悲痛,问王氏道:“这段时间茶园那边可还好?”
王氏摇摇头,满脸苦笑道:“还真被姑娘料着了,如今茶园里人心惶惶。不知从哪来的流言,说姑娘根本管不了茶园,茶园不是被卖掉,就是要托给二老爷管,原先管事的人怕是要被换掉了,大家都没心做事呢。”
说着她抬起眼来,看了看苏玉畹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道:“其实茶园的情况还算好的。茶农那边情况更糟糕,听说已有人去找旁的茶商收茶了。”
徽州这时候的茶商基本还属于自产自销,即自家出的茶叶,由自家的茶庄售出。而那些没能力开茶庄、自家又有田地种茶的小地主或平民,则还得依附于某个大茶商,把每一季的毛茶卖给他。
隆庆年间松萝茶出来后,苏老太爷便属于第一批种茶、售茶的人,短短十几年,苏家由只有些田地的小地主,发展到拥有百来亩茶园、另有一些小茶农依附的大茶商,在整个休宁县也算得是富商。苏老太爷去世前给三兄弟分家,大房分得了三十多亩茶园,外加休宁县茶栈一间、徽州府茶庄一间,依附的茶农山地几十亩。每年在茶农处收的茶,产量比自家茶园的产量还多出一倍。
如果那些茶农把茶卖给别人,大房不光损失是今年那一部分茶的利润,往后再想把这些茶农手上的茶买回来,怕是很难了。徽州人做生意还是以诚信为本,茶农跟茶商合作,只要给的价钱合理,又没有什么大的矛盾,茶农一般都不会主动更换与之合作的茶商的。
听得这话,黎妈妈顿时担心起来,问道:“咱们不是跟那些茶农签了合约的吗?难道他们就不怕吃官司?”
王氏嫁了刘安十几年,对于外面的事情了解甚多,比起整日关在内宅里的黎妈妈来,自然多了几分见识。
她摇摇头道:“这种事官老爷是不会管的。老爷不在了,那些茶农为长期利益考虑,另找买家也是极正常的,最多不过是赔偿咱家一些违约费罢了。”
第三章借势
黎妈妈默然。她只得把期盼的目光投向苏玉畹。
苏玉畹年纪虽不大,但打小就聪明伶俐,极得苏长清的喜欢。不光延请名师在学识上精心教养,出门谈生意也常带她在身边。苏玉畹也不负父亲重望,小小年纪表现出大智慧,为家里的生意出谋划策。分家后大房在生意上越来越红火,远远地超过了二房和三房,其中有一小半都是她的功劳。
当然,这年头女人太能干也不是什么好事,苏长清担心别人非议,曾下过封口令。她的这些本事,除了亲近人,外人并不知晓,便是苏老太太及二房、三房的人,也只知道苏玉畹很是能干,能替母亲管家,其余的,就不清楚了。
果然,苏玉畹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惊惶之色。她面色平静地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茶,这才问王氏:“我让刘叔把陈家表兄留住,如今怎么样了?”
说到这事,王氏的表情顿时舒缓许多:“陈公子本是打算今日回去的,听说姑娘您要带他去茶园看看,便留了下来。如今还呆在客院里看书呢。”
苏玉畹点了点头,道:“你去跟他说,我马上要去茶园,一会儿在大门口等他,今晚不回来了,在那边庄子上住一晚,让他准备准备。”
“是。”王氏应道。
黎妈妈考虑得却比较多:“姑娘,您这样跟陈公子一起去茶园,会不会招来闲话?”
屋里的丫鬟婆子全都赞同地点点头。
今天苏长清刚下葬,苏玉畹就跟一个外男去茶园,还在那里留宿,被人知道,还不知被说成什么样呢。如今二房虎视耽耽,正等着抓住苏玉畹的小辫子。姑娘这样做岂不是撞到他们枪口上?到时候苏老太太以此为借口,把苏玉畹一禁足,茶园可不就全落到苏长亭的手上了?
苏玉畹笑了笑:“怎么是我跟陈公子去?自然是昌哥儿跟他去呀!我正事都忙不过来呢,哪有空陪他闲逛?”
大家顿时恍然。
苏玉畹望向王氏:“你一会儿去客院,通知完陈公子,便去韩嬷嬷那里坐一坐,跟她聊聊天。”
她吹了吹手中飘浮在茶杯上的茶叶,语调放缓:“两家几十年没走动,咱家的情况,陈家定然不了解。陈家表兄又是个读书人,对于这些内宅里的弯弯绕,想来他是没想过要去打听的。我听家里的老人说,祖父要续娶继祖母为妻时,舅祖父是强烈反对的。后来祖父执意要娶,又扬言说让陈家不要管苏家的闲事,两家这才断了来往。如今祖父辞世,父亲又不在了,大房势微,二房咄咄逼人,今儿个刚送葬回来就逼着咱们交出茶园,咱们这孤儿寡母的可怜着呢。”
她放下茶杯:“你把这些个事儿,当作闲话慢慢讲给韩嬷嬷听,恳请她看在我逝去父亲的面上,去二房处老太太那里坐坐,请个安,全个礼数,就当是关照我们孤儿寡母。”她抬起那双亮如墨玉的眼眸,直直地盯着王氏,眸子里满含深意,“我的意思,你可明白?”
王氏也是个心思玲珑的人,苏玉畹话说得如此明白,她哪里还不清楚?韩嬷嬷是陈家舅老太爷派来的人。而舅老太爷是什么人?那可是徽州府衙的通判大人,朝庭正儿八经的正六品官。以前苏家跟陈家没啥来往,大房没办法借陈家的势。这一次苏长清去世,苏玉畹特地派人去徽州府走了一趟,通知陈家此事。当时苏老太太和二房、三房的人还出言讽刺,说陈家是官宦人家,哪里看得上苏家?再说,如今苏家连苏长清都不在了,跟陈家的关系,自然是越来越远了,人家理你才怪。
却不想陈家的舅老太爷十分给面子,不光派了人来,而且来人还是陈家二公子陈卓朗,外加舅老太太身边极体面的一个陪房韩嬷嬷。
想到这里,王氏对苏玉畹就佩服得五体投地。
想来姑娘定然是知道大老爷去世后大房面临的窘境,所以未雨绸缪,提前走了陈家这条路,给自己找了个靠山。
她点头如捣蒜:“明白,奴婢明白。姑娘放心,奴婢定把这其中的分寸拿捏清楚。”
王氏这样说,苏玉畹便知道她明白自己的意思了。她点头道:“行了,你去吧。”
王氏行了一礼,躬着身子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