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
第一章 阿米尔,上!
赢台,这西北的一个铁路小站,小到地图上都没有标记,只有在一种特制的军用地图上才能找到这个地名。
一辆绿皮列车鸣着气笛,吞吐着浓浓的白烟缓缓进站,逢每月的十五日,赢台这个小站会有一辆列车抵达,来的不是普通的列车,而是专门的货运军列。
苏逸辰揉着发麻的双脚,扶着身边堆得高高而厚重的货物在车厢内站起。由于这是军列,根本就没有客车厢,自然也就没有座位,所以他和万长春教授是挤在这堆满货物的车厢里一路过来的,这路上的条件可不怎么样,密封的车厢又闷又热又不舒服,最关键是一路连水也不能多喝,因为根本没办法上厕所。
“终于到了”万长春透过狭小的透气窗看着即将停靠的小站,脸上露出了笑容。而在他身后,已经活动开的苏逸辰正把他们的行李从堆着满满货物的架子上取下。
“万老师,这里就是赢台”顺着万长春向窗外望去的目光,苏逸辰俯身看了眼。
“对”万长春点点头,指点着窗外道:“这个地方古时候叫银台,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755年,回疆大小和卓叛乱,清军派兵镇压,当时大军兵分两路,参赞大臣鄂容安、定边右副将军萨喇勒出西路同北路军在博尔塔拉进行会师,这个地方是当初西路军的后勤囤粮之地。大军作战,古人最讲究迷信,鄂容安特意把银台这个地名改成了赢台,以取马到成功的意思,从此这里就以赢台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您懂的还真多啊”苏逸辰感叹道,他没想到作为电子工程的专家,理学院赫赫有名的教授,万长春居然连这么久远的历史典故都知道。
“少拍马屁。”万长春呵呵笑道:“这还是当年下放到西北蹲牛棚时,一位专门研究西域的历史老教授当小故事讲给我听的,这么年过去了,亏得我还记得。”
“那也不容易,差不多快七八年了吧,对了万老师,那位老教授现在”
万长春脸色顿时一黯,叹声摇了摇头。看见他的表情,苏逸辰有些后悔自己提了不应该提的话,恐怕这位老教授估计早就不在人世了。这时候,咣当一声响,列车稳稳地停下了,车厢门从外打开,苏逸辰连忙提起行李招呼着万长春下车。
下了车,脚踏在简陋灰色的站台上,苏逸辰不由得向四周望去,除了小小的赢台站再加上站台后面的一排简易仓库外,入眼远处茫茫都是一片片绿色的草原,当地牧民的牛羊如同白云一般点缀在其中,极远处是沿绵不知尽头的山脉,山顶最高处隐隐约约依稀可见到千年积雪的白色,如果苏逸辰猜的没错的话,这就应该是大名鼎鼎的昆仑山脉。
苏逸辰是石门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博士生,他的导师是理学院院长,国内著名的物理学家、计算机专家罗邵华教授。作为罗教授的得意关门弟子,苏逸辰在物理学、电磁学、计算机和数学方面小有成就,被称为罗教授的接班人,早在大二的时候,他就被罗教授亲自点名,参加了一个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
七十年代末,国防科工大的慈云桂教授主持并成立了中国巨型计算机的项目计划,计划目标是为研制出中国的亿次巨型机银河巨型机,而苏逸辰所加入的项目组正是这个庞大计划的一部分,项目组主要负责的是巨型计算机通用集成电路整体设计和全面测试。同时,作为著名的电子工程专家,万长春教授担任了项目组的副组长。整个项目组前后历时四年时间,直到两个月前才刚刚完成。
可还没来得及感受银河巨型机最终成功的喜悦,学校就突然接到了上级的命令,由于国家航天部门和军方的要求,西北航天基地方面急需精通计算机和电子工程方面的专家。石门理工大理学院作为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通用集成电路研制项目的核心小组,有关部门要求学校尽快抽调一批专家进行支持。
本来,按照计划是由罗邵华教授直接带队前往,可不巧的是罗邵华教授由于身体原因暂时无法动身,为保证技术支持的紧迫性,苏逸辰主动提议由他代替老师先行一步,就这样他和万长春教授两人作为首批出发的人员先行,罗邵华教授等身体恢复些后再由他带领后面的队伍动身。
“二位就是从石门来的专家吧”就在苏逸辰眺望着四周景色,感慨着诗文中所写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时候,一个粗嗓的声音把他拉回了现实。
转身一看,只见一位穿着四个兜的解放军干部站在万长春的身前,如同刀削般黝黑的脸庞,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正上下打量着他们。
对方之所以直接问他们,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整个列车,包括在赢台的所有工作人员全都是身着制服或者穿着军装的军人,也只有苏逸辰和万长春穿的是便装。再加上万长春年旬60,花白的头发戴着眼镜,一副明显知识分子的样子,在这些人群中异常显眼。
“我们就是从石门来的专家,你就是来接我们的同志吧”万长春连忙回答道,笑着向对方伸出手去。
可谁想到,对面的解放军干部并没想象中的热情,甚至连手都没抬,反而目光紧盯着要和他握手的万长春。
略觉得奇怪,很快万长春就马上反应过来,连忙缩回手从口袋里掏出介绍信和自己的特别证件。见到万长春这么做,苏逸辰也急忙放下行李,也从自己上衣口袋里取出了代表身份的那张红皮证件。
对方接过介绍信和证件,打开后很是认真地看了看,甚至还对应着证件上面的照片和站在面前的人作了比较。等到确定无误后,解放军干部双手把介绍信和证件递还给了苏逸辰他们,随后抬手敬礼道:“781基地警卫营三连二排排长胡志军欢迎专家同志的到来”
敬完礼,放下手,前面一刻还如同面对阶级敌人警惕的胡排长瞬间就满面堆起了笑容,主动双手拉起万长春的右手极其热情地握着晃动道:“万专家,苏专家,总算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刚才实在对不住,我们部队有铁的纪律,怠慢了你们,两位还请不要在意啊”
“没事没事,胡排长这么做也是应该的。”万长春笑着回答道,神态中一点都没责怪的意思。航天基地,也就是781基地是国家级的保密单位,他们出发前就被提醒过,所持有的特别证件必须随身携带,以免发生误会,刚才胡排长在未确定苏逸辰他们的身份前提下那种警惕性和反应是非常正常的。
“基地首长让我来接你们,这一路上辛苦了吧”胡排长很是热情地问道。
“坐火车倒不辛苦,就是一路过来的时间太耽搁了些。”
“呵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您也知道,我们这边偏僻的很,军列的安排都是有固定程序的。对了,我们的车就在那边,时间不早了,我们还得赶路,如果你们方便这就出发吧”
万长春知道接下来还有许多路要走,从赢台到781基地之间路途遥远,还得走整整一天的时间。为早点抵达目的地,万长春当然不会拒绝胡排长的安排,爽快地点头答应道。
苏逸辰背起自己的包,弯下腰正要拿他和万长春的行李,胡排长连忙伸手阻拦,说哪里有客人来了还要自己提行李的道理。接着回头就喊道:“阿米尔,上”
话音刚落,一位年轻的少数民族战士连忙过来,利索地帮着提起了行李,甚至连苏逸辰肩膀上已经背着的包也硬被他抢了过去,弄得双手空空的苏逸辰有些不好意思了。
“谢谢了,阿米尔同志。”苏逸辰道。
谁想到,他这话刚一出口,包括胡排长在内的几位年轻战士顿时全笑了起来,而那位叫“阿米尔”的战士脸上顿时一红,用着有些生硬的汉语对苏逸辰说:“我叫古达麦。”说完后就急急往车那边跑去。
aa2705221:
第二章 夜营
胡排长他们是和后勤部汽车连的车队一起来的,不过那些大卡车还要等这趟军列运输的物资装卸完后才能出发,按照往常的时间计算,起码得在赢台等上两天时间。所以,回去的这路上,他们只有一辆212吉普,也就是苏逸辰和万长春,再加上胡排长还有那位叫古达麦的战士四人。
上了车才知道,前些天的暴雨导致中途有一段地方发生了泥石流,原来回781基地的那条路已经不能走了,他们这次得穿越草原从另一边绕道而行,这样的话今天晚上是肯定赶不回去的,如果一切顺利估计明天中午才能达到基地。
因为绕道而行他们就得在草原上过一夜,等第二天天亮再继续赶路。带着歉意向苏逸辰他们解释了下,万长春倒没什么,只是笑着点点头,而苏逸辰却问了一句野外露营会不会有危险的问题。
“当然不会,其实草原没想象中的危险。”胡志军爽朗地笑着,伸手从驾驶坐向下一摸,提出把步枪拍拍枪身:“古达麦是牧民出身,对路熟的很,而且瞧见没,最新装备的八一杠,这玩意比以前的56半和63自动步枪强多了,有了它啥都不怕。”
“这就是八一杠”苏逸辰两眼一亮,这款步枪是79年研制的,81年正式定型,直到83年也就是今年才刚正式生产,之前苏逸辰只是听人提起过,可从来没有亲眼见过,瞧着胡志军手里的这把新枪,恨不能上手摸一摸。
胡志军笑着点头,同样看出了苏逸辰眼中的。男人嘛,哪里有不喜欢枪的,何况还是这么一款新枪,作为781基地的警卫部队,胡志军他们部队是最先换装的一批,当拿到和试用这款新枪时,就连当兵十多年,精通各种轻重武器的胡志军也忍不住赞叹这的确是一把好枪。
不过,现在可不是介绍这把枪的好时候,在颠簸的道路和狭小的车厢里,摆弄这样的武器是件非常危险的举动。但胡志军答应苏逸辰,等到了基地安顿下后,他就带苏逸辰去打靶,不管是八一杠还是63式,甚至班用机枪都能让他打个够。
茫茫的草原上根本就没什么路,如果真要说道路的话,最多也就是一些汽车在草原中经过而压出来的车印。212吉普相比大东风来当然属于好车,可在草原上的速度也很难提起来,而且由于泥泞的路面很是颠簸,勉强也就维持在40公里的速度。
胡志军说的没错,牧民出身的古达麦的确对路熟的很,也不知道他用什么去分辨方向,打着方向盘驾驶着车,熟悉的如同回家一般往目的地轻快驶去,一路上还会用汉语为两位尊贵的专家们介绍着四周的景色。
聊了一会儿,大家渐渐也没了之前的拘束,万长春建议胡志军他们也别老专家专家的称呼了,直接喊他老万就行了,至于年轻的苏逸辰当然就是小苏了。胡志军也不客气,笑着点头答应了下来,让他们称呼自己为老胡。这时候,苏逸辰很是好奇的询问胡志军,为什么之前在站台的时候他对古达麦说谢谢时为什么大家会笑。
一听这问题,胡志军忍不住又笑了,而古达麦也不好意思起来。等到胡志军向他们解释后,苏逸辰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阿米尔的称呼来自于一部叫冰山上的来客的电影,其中的主人公,一位塔吉克族解放军战士就叫阿米尔,而“阿米尔,上”这句话就是出自这部电影中最经典的情节。
古达麦不是塔吉克族的解放军战士,可同样也是少数民族战士,而且长像俊秀的他和电影中的主人公很有几分相像,更重要的是他能歌善舞,这部电影的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更是唱得令人叫绝,所以平时部队里的同志经常会开玩笑喊他阿米尔。
说笑中,胡志军让古达麦给大家露一手,唱首歌来听听。有些腼腆的古达麦笑笑后就扯着嗓子唱了起来,歌声一起,就令人震惊,古达麦的确有一副难得的好嗓子,把这首歌唱得感心动耳,余音缭绕。
一曲唱完,无论是万长春还是苏逸辰都情不自禁地拼命拍手大声赞好,倒令古达麦有些不好意思了。苏逸辰兴致勃勃地让古达麦再唱上一首,古达麦想了想,就唱起了一首他们的民族歌曲,沧桑的歌词虽然听不懂其中的意思,可和之前的那首歌相比毫不逊色,同样听得众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