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https://www.bookben.net] 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全文TXT下载!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作者:血蝠
内容简介:
一个古董商人兼古玩藏家带着几十年的从业经验,回到80年代中期自己年轻时。然后,他发现想要找好藏品是如此简单;至于发财?不好意思,还得一步步来......(血蝠自《苏联英雄》后六年,我回来了。这些年一直在兼做古玩生意,所以这书还是比较贴近现实的,望书友支持。)
第一章 捡东西的采购员
1986年10月底的一天中午,明晃晃的大太阳挂在头顶,虽然气温已不如夏季那般热,但阳光仍然刺眼!街道上行人不少,正值下班时间。
灿烂的阳光下,从桂省横县政府招待所的大门口走出一个夹着浅色公文包的年轻人。
这人一出大门口就吸引了街上几位行人的目光,只见他穿着条稍微带着点喇叭口的藏青色长裤,脚上一双棕色皮鞋,上身是件挽着袖子的浅蓝色长袖衬衫。头顶微微四六分的短发,鼻子上夹着付最新潮的变色太阳镜。
这幅打扮在横县这个西南小县城里还真少见,倒是电影里见过不少,而且这人胳膊肘里夹着的公文包似乎还是县城百货商店没有的款式。
两字——时髦!
张楠一出门就感觉到街上人的异样目光,心中无奈的苦笑了一下:“见鬼,又穿错衣服了。”挺无奈的,没办法,他平常都是这样的衣服。
他并不是桂省人,一米八二的身高在这里显然归于大高个一类,今年才18周岁,不过已经参加工作差不多一年,本职工作是个采购员,这趟是来桂省出差。昨天在省城办完事后,一早坐了2个多小时客车到横县办点私事。
这幅穿着让他在这座小县城里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不利于他开展工作——因为他今天要去“捡”点东西,一安排好住宿就迫不及待出门查看环境。
沿着县城江北路一路走,半道上打听了一回,很快就找到了目标: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院。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走进大门口,而是在街对面点了根烟,观察了一会。
“四周围墙不高,还好大门口没有传达室,都已经下班了,来往人员不多,不然还的去买套衣服。”心里下定决心,“没必要再来一趟,直接干了!”
将烟头丢地上一脚踩灭,左右一看穿过马路,走进推广中心大院。
一进大门,只见院子里空无一人,和他想的一样:农业部门一般都是一早才有人来办事,好赶时间回乡镇。至于大院里的那些工作人员这会已经下班,没几个人了。
看到院子里其中一幢楼上写着“培训楼”三个大字,心中一喜,不自觉地微微加快了脚步。张楠没有进培训楼,趁着左右无人,一拐弯走进了大楼后边的墙弄。
摘下太阳镜,双眼快速搜索起来,很快就在东边墙角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一个直径30多公分的青花瓷罐被随意丢在那。
前后一看无人,快速打开自己的公文包,取出里面放着的一个蓝色棉布袋,将显得脏不拉几的瓷罐塞进了布袋。拎着布袋,夹着自己的公文包,就像个无良的在墙弄里方便完的的家伙,晃晃悠悠、若无其事的走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门。
张楠感觉自己的后背这会全是冷汗,心跳足有一百八!自己成功了!
沿着大街快速走回招待所,值班的漂亮女服务员一看张楠回来了,报以微笑道:“张同志,你回来了。”说完递给张楠一把房间钥匙。
“嗯。”没办法,年少多金外加长得帅,到哪都受欢迎。不过张楠没多说,接过钥匙,报以一个礼貌的微笑就转身离开,这会他心思可不在这个女服务员身上。
这年月,住政府招待所都常有这个强制性的服务:出门房间钥匙要交到值班服务员手里,回来再取。
快速来到二楼,打开自己的房间门,一走进去就关门、上锁。
横县政府招待所应该是这两年才新修的房子,张楠住的房间是个单人标准间,这是整个县城旅馆、招待所里普通人能够住到最好的“高级房间”。套房倒是有两个,不过除了县委县政府出面预定,不然想都别想。
一般招待所一个床位才1块2左右,而政府招待所普通四人间一个床位2块5,单间8块,标准间15,这会横县老职工平均月工资最多60—70,贵得吓死人!
不过要不是因为真的有点贵,这招待所也不会对外半开放经营,那样张楠也就住不上这样的高级房间了。创收嘛,单靠各政府部门、工厂单位的预定,这入住率实在太低。
走进房间的张楠把公文包往桌子上随意一丢,小心的将棉布袋放在床上,努力控制住自己微微颤抖的双手,深呼吸几口后才打开棉布袋,露出里面的青花瓷冠。
张楠手中的瓷罐高约30厘米、腹径约35厘米,罐口有一个长约10厘米、宽约1.5厘米的小缺口。整体釉质细腻,罐身自口至底图案依次有缠枝花卉、缠枝牡丹、主题纹饰和变体莲瓣纹。
主题纹饰场面宏大,共绘有7位不同身份的人物:在祥云和彩凤引导下,山石后一戴双翅朝天幞头、身着长袍系双玉带者挥鞭骑马而来。其身后为一戴冠长须武将,左手搅辔,右手执钢鞭,纵马疾驰。再后为山石、旗织,有三个执矛披甲士兵山没其间。
罐体画面另一侧为两人对战,一人头戴束发小冠,手执钢叉,回身招架;另一人手执长矛,在后紧紧追赶。
做了二十多年的古董生意,张楠都没上手过这个级别的瓷罐,心里忍不住发出怒吼:“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你是老子的了!”
他才18周岁,就是从娘胎里算起也做不了二十多年生意呀?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他是个穿越份子:2016年秋季的某一天,48岁的古董商人张楠喝醉了就打算睡一觉,结果一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30年前刚参加工作不久、还当物资局采购员那会。
而这会他面前的这个瓷罐,可谓是华夏国宝级的文物!张楠穿越前,全世界公认的9件“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中的其中一件!
稀世之宝!如果硬要按照价格来计算,其中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于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举行的“华夏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华夏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穿越前张楠是个古董商,40岁之后更多的是以生意养收藏,多年来都想收藏一件官窑的元青花而不得,更不用说“人物故事瓷器”,这下稀世之宝在自己手中如何能不激动!?
其它8件“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不是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内,就是在国外私人藏家手里,手中的这件是张楠目前唯一有机会拥有的,虽然是很不光彩的“捡的”。
“手持钢叉,在逃命的战将应该是段志玄,后边追杀的这个就是单雄信。端坐马上的是李世民,后为尉迟恭。”张楠在仔细观察了瓷罐的里外状态后,小心的将其拿进卫生间清洗干净、擦干。
…….
1980年,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修建培训楼,建楼过程中,工人在使用推土机推平一个小山坡时,在1.2米深的土里发现了这个“图罐”,罐口被推土机碰出了一个长约10厘米、宽约1.5厘米的小缺口。根据当地风俗,土里面的物品是不好带回家的,于是“图罐”就被人随手扔在工地。
楼建好后,这些工人又将“图罐”随意堆放在培训楼后面的一个墙角里。
直到1987年的一天,一名散步的农艺师将它捡回了家,插过花卉、放过玉米种子……直到1989年,机缘巧合之下才被博物馆人员发现,最终捐赠给了国家。
以上就是张楠记忆中的“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离奇的出世经历,因为实在太离奇,所以记忆深刻。
坐在房间里茶几旁的靠背椅上,点上根“凤凰”烟,看着放在地上行李箱旁的瓷罐,“该回家了。”
第二章 牛掰的全国粮票
上午一下车就已经买好了回桂省省会绿城的汽车票,不过车票是后天下午的——隔天才有一趟客车,能买到票就不错了,不然张楠想去绿城就得充分发挥采购员的聪明才智、挖空心思去蹭车!
习惯了重生前的飞机、高铁、高速公路和自己那辆老帕萨特,面对如今的交通现状不自觉的想骂人!
“真是麻烦!”吐槽归吐槽,还是先得把吃饭问题解决了。夹着公文包,来到一楼,服务台边上有个门洞,门楣上就大大的挂着块招牌:餐厅。
走进双开的木质玻璃门,餐厅还挺大,至少能放下10多张大圆桌,不过这会放着的都是四方桌。没靠背椅,都是木凳,稀稀拉拉坐着几个人正在吃饭。大厅里方方正正的柱子上还贴着几张宣传画,仔细一看都是宣传食品卫生的。
这可不是三十年后的饭店,这会想要吃饭要自己去点餐,就像学校食堂一样。
走到点餐的窗口,看到玻璃上贴着一张大大的价格表。
张楠苦笑了一声,上头写的都是套餐价格,从两人套餐到十人套餐不等,价格也从三五块至三五十块不等,不便宜,但还吃得起,不过没几样是他喜欢的。还好价格表里还有面条的价格,肉丝面一碗六毛八。
“同志,来碗丝面。”
收款的是个50来岁的男服务员,态度还算好,只不过普通话带着股挺重的桂省味,听着稍显费劲。“六毛八,二两粮票。要加面吗?”
“不用,够了。”说着从上公文包侧袋里取出一沓全国粮票,找出张半斤的粮票,加上一张两元人民币递给服务员。
一看到顾客拿出来的是一沓全国粮票,服务员眼睛都亮了一截,收款找钱、找粮票,递给张楠一块小木牌,上头写着个“5”。
这是取餐牌,等面条做好,要自个来端。
转身离开时,眼角余光看到服务员利索的把那张半斤的全国粮票塞进了自己的衬衣口袋,瞄了眼找给自己的桂省地方粮票和零钱,觉得挺好玩的。
出门在外没全国粮票就等着饿死吧,而这全国粮票又不好搞到,这会吃香着呢。
“一碗肉丝面吃掉上千,呵呵…”。自嘲。
刚才付出去的那张两元人民币是第三套中的“车工”,11年那会一张全新的2000元以上,还一张难求!后来虽然降了点,但也一直维持在1000以上。二十多年涨了1000倍,绝对的币王之一,而现在满大街都是!去年重生的张楠弄明白自己的处境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银行将所有钱换成了一刀一刀的两元人民币,明年第四套人民币出来,再过几年银行对第三套人民币就只收不付了。
不愧是政府招待所,边上还放着个报架,选了《桂省日报》,随意找个位置坐下看报等面条,顺便缅怀了一下有智能手机的时代。
因为来得晚,这会餐厅里其它吃饭的人都吃完走人了,就剩下他一个。一会功夫,竟然没叫号,那服务员用个托盘端着面条就过来了,还多了盘浅浅的五香牛肉。
这待遇可少见,不过出差遇上过两回,张楠估计还有下文。
果然,那服务员拉了个凳子,坐在张楠边上开始拉家常。
“同志来咱们这出差?”中年男人显得有点自来熟。
“嗯,出差。”张楠也先不吃面条了,掏出包香烟递给中年男人一根,“贵姓?”。
“免贵姓陈,耳东陈,陈平贵。”说完将香烟横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凤凰,好烟!我们这很少见。”
“你叫我小张就行了。”张楠也不客气,“老陈,想要全国粮票?”
张楠这话一出口,陈贵平稍显尴尬的笑了笑,对张楠竖了个大拇指:“小张你别看年轻,一看就是跑过三省六码头的人,厉害!”
说完这陈贵平叹了口气又道:“也不怕小张你笑话,我这不是倒买倒卖。没办法,我老婆和女儿是个农村户口,亲家公和女婿是泥水匠,同村的几个人一起去隔壁的粤省找活干,这全国粮票实在不够,那边花钱在黑市里买又实在太贵。你看,就我这还有点办法。”
说的挺无奈的。
“哈哈,老陈你这也算靠山吃山了。”张楠打趣道,这陈贵平一定把平时工作中收上来的全国粮票,都用本地粮票掉包了。
“不过老陈你也知道,这花钱买全国粮票在本地人之间转转还行,我这来出差的可不敢,万一给算成倒买倒卖我上哪说理去?”
一听张楠这么说,陈贵平面露失望之色,张楠看得出来他说的十有八九十是实话,不过出门在外,得提防着点。其实张楠出差永远带着几百斤全国粮票,自己有来路,说白了就是准备拿来倒卖的。
想了想,反正下午和明天也闲着,就说:“陈哥,我呢是江南省人,钱和粮票我不缺,我看你说的也是实话。我这人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古玩,就是解放前的瓶瓶罐罐、古钱、玉器铜器什么的。每到个新地方出差我都会去转转这些东西,你那要是有,咱用票子买。”
票子,张楠说的显然是全国粮票。
“有,有!老东西家家户户都有,我家里就有几个传下来的瓶瓶罐罐,农村里更多,我亲家祖上据说还是个小资本家,这些东西更多。只要价钱过得去,全卖给你。”
86年,买点老物件只要来路正,公安不管。
“我只要小东西,你就算白给我个大水缸我也带不走。”张楠开个玩笑。
“放心,我们这这两年也有收老东西的,不过五毛一块的咱看不上,好东西都留着呢。”陈贵平拍着胸脯说。“那小张,你什么时候有空?”
“我事已经差不多办完了,后天走。今天下午和明天都有空。”
“太好了,明天我休息,过会我去请个假,下午就去我家看看。要是时间来得及,我们再去趟我女婿的村子转转。”
这陈贵平还是个急性子。
“行,远吗?”
“不远,我家就在附近,走路5分钟。我女婿家在县城边上的太平村,骑车十来分钟就到,过会我去借辆自行车。”
一听不远,这县政府招待所的人也不可能把自己给卖了,就道:“那好,等我吃完饭就走。”
第三章 裤腰带卷里秘密
这边一吃完饭,那边陈哥就来叫人了。去房间里取了个布袋、存了钥匙,一走出门口就看到两辆永久牌28寸自行车停在那。
一人骑一辆,眨眼就到这老陈家,他老伴也在。不过挺失望的,因为老陈嘴里的瓶瓶罐罐都是些民窑物件,不是清末就是民国货,30年后值个几百几千的,不过这会没多大用。倒是老陈的老伴拿出一堆铜圆铜钱和十几个银元,张楠看了一下都是些普通品种,只有一个江南省造戊戌龙洋后世能值个几千。
不过这会嘛,龙洋就是龙洋,甭管你是哪个省造的、哪个品种,8块一个;袁大头倒要9块一枚,这还是这一两年涨价了的结果。有趣的是,等到几年后就是龙洋一直比袁大头贵了。不过张楠这会对普通银元基本无爱,除非是稀有品种或者品相顶级,不然这性价比太差——按照工资差额来算,30年时间里这普通银元根本就没涨价多少。
银元就是银元,无论何时价值就是如此坚挺!
当然,因为这会银元交易很少分小品种,品相好坏也不怎么讲究,收藏算是正当时。捡漏好品种的机会大,只是10年内就别想着赚钱,最多当个搬运工赚个地方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