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李老大是个很厚道的庄稼人,不会说漂亮话但对儿女都很好。
中午吃的是炖鸡和包谷面饼子,还有一小盘酱黄瓜雪里蕻和木耳炒腊肉,腊肉很少只有几片,吃的是参了黄米的二米饭。
李母和嫂子做好了饭在门口喊道:“爹娘吃饭了,当家的吃饭了。巧兰出来了。”
“嗳,来了。”巧兰应了一声才抬起头来,看了看喜鹊已经绣了半只了,还不错。
巧兰往桌子上一坐,就发现她的碗里全是肉,爷爷和老爹等人碗里都是咸菜,看不着肉片子,这让她心里暖暖的,却也觉得下不去嘴。
她把肉挑了些给爷爷奶奶老爹老娘,又给两个侄儿挑了些。
老太太赶紧说道:“没几块肉,你吃吧。我给孩子们留了汤下面呢,你吃你的。”又把肉挑回去给她。
“奶奶,我吃不了这么多,我都好了。”巧兰笑了笑。
“吃吧,这是隔壁婶子给的。”嫂子笑着说道。
吃过了饭,巧兰去外面转了一圈,割了点猪草回来给圈里的鸡鸭都喂了一遍,溜达了一圈又回去继续绣图。
下午的时候巧兰在屋里绣帕子,李母坐在院子里纳鞋底,就听见院子外面有人喊道:“李嫂子,你在家呢啊。巧兰好点没?”
李母站起身往外迎道:“呦,这不是李掌柜么?你快进屋喝杯水,我们集市的日子就去了。巧兰好多了,谢您惦记着了。”
这是云锦楼的李掌柜,也是这个村出去的,如今在城里当掌柜的,这十里八村巧手的妇女媳妇都把荷包帕子送他那去卖,赚两个零花钱贴补家用。
李掌柜拍拍身上的土,笑道:“我来找巧兰有点活想问她干不干。”
“快进来,喝杯水慢慢说。”李老太太在屋里也听见了,倒了碗糖水给端出来。
“唉,谢谢大娘。”掌柜的也没客气,一口气灌肚子里了。
巧兰听见动静也出来了,望见李掌柜,原身经常和他打交道因此很熟悉,“李叔来了,你找我啥事啊?”
李掌柜坐在小马扎上,“是这样的,城里东街的地主家的老太太要给孙子绣个喜报三元的小炕屏,我瞅着这活只有你能干,就你手艺最好,这不我就找你来了。”
巧兰想了一下问道:“那给多少钱呢,多长时间啊?”
“她要得急,孙子要去赶考了,想让带上,可能只有半个月时间,也就是下次市集你得给我,银子给的富裕,二十两银子。”李掌柜比划了两个手指。
李母急切地说道:“我家巧兰头还好透呢,可熬不得呀。”
巧兰想了想毅然点头,“娘我没事,小炕屏没那么大,图案也简单,并不费力,咱家还欠着账呢,这活我接了。”她毫不犹豫快速的答应了下来。
李母有些心疼也有些不高兴了,“你这孩子咋这么倔呢。”
李掌柜的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先把十两银子的定金给你,还有上等的雪缎都给你,你也不用太着急实在不行我去说说再拖两日。”
巧兰摇摇头,“我能行,不能让您难做,您要不是为了照顾我们家也不至于老远跑来,这活谁绣都可以的,我知道您是好心帮我们家呢,我能绣。”心说正巧想绣三元图,这就瞌睡了送枕头来了,还能多留一块雪锻绣别的呢。
李母背过身去擦擦眼泪,终究没再说什么。
李掌柜哈哈一笑,摆摆手,“这话就别说了,都是一个村的,你不是还叫我一声叔么。成了我走了。”
说着就从兜里掏出十两银子给了李母,还有卷了一小块雪缎被包在红布里。
巧兰接了下来,李母跟在后面送李掌柜,“慢走啊。”
“成了,别送了。”李掌柜挥挥手又坐着车回去了。
老太太有些担心的看着巧兰,“成么?不行奶奶给你打下手。”
老太太眼有些花了,手艺挺好但眼神不行了,所以一般也不绣啥东西了,就是给孩子们纳个鞋底还成,就这还得让孩子们给穿上针呢。
“没事,我能行,都好了的。不是大活,要不然我也不敢接,二十两银子不要多可惜了,咱家这不就能把账还了么。”巧兰笑了笑回了屋。
李母有些担心,却也知道家里因为给孩子看病欠了账要及时补上才好,时间长了怕是不好。
下午爷们从地里回来,才得知巧兰接了个活已经收了十两定金,老大有些不高兴,“身子都没好咋就干上活了,是不是谁给你说啥不好听的了?”说着那眼歪着媳妇张氏。
张氏愕然,连连摆手,“我啥也没干啊,再说小姑子是为了救清远,我再不是东西也不能干这事啊。”她急得脸都白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有点委屈。
巧兰也赶紧开口,“没嫂子啥事,是我自己的主意,人家给二十两银子呢,咱家正好能把钱还上,我寻思着活不累,我就接了,明儿娘去把钱还给村长吧。”
☆、004章决定
“这不着急,你就别管了,这过些日子还,这立马去还让人眼红呢,缓几天再说。”老太太想了一下开口,这一转眼就让人知道巧兰赚了十两银子,肯定惹人眼红,等市集日之后再还钱来得及,让人以为是她家卖了什么东西还上的账就好些了。
“也行。”
巧兰用了十多天的功夫将绣图绣好了,之前还有不少荷包,是原身自己绣的也留了下来,明天正好是集市的日子,可以将这些荷包拿去换些钱回来,顺便给自己买点日用品。
家里刷牙的青盐没有了,巧兰不刷牙很难受想去买点回来,顺便擦脸的香脂膏子也没了。
“娘,明儿去集市叫我一声呗,我想去买点东西回来。”巧兰跑进厨房跟正在做活的李母说道。
“嗯,肯定带上你。”李娘子看到女儿又活泼起来了,心也放下了。
第二日一大早,李母和儿媳妇张氏带着巧兰背着背篓,坐着同村村长儿子家的驴车去城里卖绣品。
青山城在这一带是兵家要地同时也是各个地方的中转站,靠着长江码头,南来北往的商人在这里稍作歇息,各色货物都是很齐全的。
“呦这不是巧兰么,伤好了么?”同村的马婶子也去市集卖自家的鸡蛋,同坐一辆驴车过去。
巧兰微笑一下,“婶子好,谢婶子关心,我都好了。”
“那就好,这该死的二赖子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出来冒头了。”马婶子点点头同仇敌忾的骂着,村里人没少被他祸祸。
巧兰低下头没吭声。
一行人没多久到了城里,大家各自分开,李茂盛是村长的儿子也去办自己的事,“下午还在这集合啊。”
“知道了。”大家伙应一声各自去卖东西。
每回上市集都是坐他的车,略微给几个铜板意思一下就行,邻里相互间也很照顾。
母女三人先去了云锦楼卖东西,顺便把图给交了。
“李大妹子过来了,快坐。我正说到你们你们就来了,城里李家李老爷从京城回来调养身体,要过寿呢需要不少荷包帕子,正发愁你们怎么还不来呢。”李掌柜笑着招呼他们,让伙计赶紧上茶。
“我们把荷包也带来了,你看看。”李母先拿自己和儿媳张氏的荷包帕子。
掌柜的翻看了一下,点头道:“还是以前的老价,荷包十五文一个,帕子十八文一个。这一共是一百个荷包,八十条帕子,共计两千九百四十文钱。”说着数了铜钱给他们,老百姓更愿意用铜钱比较方便。
李母和张氏拿着钱分了分,脸上都带了些喜色。
李掌柜这才开始算巧兰的,她的和李母他们不是一个价位,巧兰绣的精致,价格也就高些,卖的特好自然价也高,上回巧兰送过来的荷包,他一个就挣十文钱呢。
“巧兰来我算算你的,图等会看。你带了多少啊?”
“一共六十个荷包,二十个新样式的荷包,帕子老样式是五十个,新样式的有二十个。我还带了个绣图,一会您给一起看看。”巧兰拿出自己的包袱,打开挨个递给掌柜的看。
掌柜的看了看,赞许的点头,“好不错,真不错!这样老花样子荷包还按以前价二十文一个走,新花样我给你算三十五文如何?”
巧兰腼腆的笑笑,“都听掌柜的,我没意见。”
掌柜的很高兴,接着说道:“你这帕子绣的文雅清隽,定能卖个好价钱。”
“这帕子我给你八十文一个,这三元图绣的好,主家肯定满意,再给你十两银子。”掌柜的表情很兴奋,这巧兰的东西一向卖的比别人快,如今是好了不止一成,定能翻翻的卖个好价。
巧兰想了想虽有点可惜却也无可奈何,笑着点头,“我听掌柜的。”
虽然价有点低了,但落下一块雪锻,回头考虑绣别的图,那块布比奶奶的大呢,还能略微宽松些呢。
“那行,老花样的帕子是五十文一个,一共是5600文,外加四十两银子,铜板需要换成银子么?”掌柜的拿出算盘啪啪的拨拉了几下就全部算出来了。
李娘子和儿媳对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的惊讶,乖乖,这闺女比他们二三年都挣得多呀,怪不得老太太常说巧兰不愁过不上好日子呢。
巧兰想了一下摇摇头,“不用换了,我还想买点布,那个掌柜的你刚才说李家相爷要过寿是么?要是我绣了大图过去,你能卖掉么?流云百福,用不同字体写得寿字,你看行么?”
她刚才听到李老爷家里过寿,要是能挣一笔就好了,李家也就是过得去的日子而已,若是能多挣些再买点地,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的。
掌柜的欣喜的点头,“成啊怎么不成。你手艺这么好,肯定行啊。不过日子有点紧,不到半年了,你身体能受得了么?”
都是一个村的,掌柜的一向喜欢巧兰这孩子,心灵手巧,自己从她这也赚了不少呢,她的荷包帕子送到城里去抢着要,每个荷包帕子上平均都能多赚五文钱呢。
李娘子立马开腔,“巧兰,要不然就算了吧。”
巧兰却坚持的说道:“我能行,可以不绣那么多绣一百个就行。”
“成,只要你能****就一定给你卖掉去,你先画个样式我拿去给李家老太太看看,说不定就能定下来了。”掌柜的赶紧招呼伙计去找了些纸笔过来,让她画下来。
画得好自然也能绣的好,这样李家心里有数,也敢让她绣了。
巧兰拿着笔思考了一下在纸上画下了云纹和连绵的如意纹,又用不同的字体写了寿字,这手字很有自己的风骨,这可是她学了近二十年的成果,岂是一日之功呢。
巧兰一口气写了出来,长长的呼口气,缓缓的放下笔,掌柜的拿起来轻轻吹干仔细一看,立刻大赞,“好,好呀!你等着我现在就去,你等着我。”说罢捧着纸张就跑掉了。
☆、005章定金
这李老太爷已经告老了,特意回老家来调养的,他虽然不是出自李家村,但也是这一片出去的,也姓李,这可是整个青山人的骄傲呢。
掌柜的去了半个时辰兴高采烈的回来了,还带回了二十两定金。
“老太爷和老太太看了,赞了你的字,说你的字很有风骨,当场就让人打赏了我,还给你定金,说了只要绣的好这幅图再给你五十两银子。”
巧兰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谢谢李叔,这个你拿去请伙计们喝杯茶吧,累您为我来回跑了。”
掌柜的知道她家难所以特意去问,就是为了可以让巧兰拿到定金好转圜一下。
巧兰当场拿了五两银子推过去,掌柜的却摇头笑道:“傻孩子,老爷高兴赏了我十两银子,我要你的银子干嘛,你只管绣好了图就成。”
“那成,我再挑些布料回去。”巧兰一听也不客气,打算把绣图的布料买回去。
李母和张氏已经瞪目结舌,啥也说不出来了,只好默默等着女儿弄完回去再细说。
巧兰选了一匹大红素面的库缎,一匹白色的白绢,还有一匹棉布想给家人做几身衣裳。
看着还剩下一些纸笔砚台有心想买但又觉得会不会太贵了,但她画图也是需要的,想想还算了,用黄纸画也可以的。
“这库缎是一百一十文一匹,白绢是二十文一匹,棉布是十二文一匹。”掌柜的报了价格,加加减减将最后的数目给了巧兰。
掌柜的又把纸笔砚台都包了起来送给她了,“这些你拿去吧,反正我这也多的是,别和我客气,说不得叔叔以后能沾上你的光呢。”因为巧兰的图让掌柜的得了赏,他觉得绣好肯定还有赏,这点东西不算什么。
巧兰推辞一番也就收了下来,告辞了掌柜去成衣铺子那些碎布头回去绣荷包帕子。
出了门找个僻静背人的地方,巧兰将银子都给了李母。
李母不想要,“你自己留一些,姑娘家买个花戴也得要钱呢。”
巧兰推了,“娘你听我说,银子你帮我攒着,这会我得的多,咱家再买点地吧,有了钱还可以送清远去读书,清远快六岁了到该读书的年纪了,读了书将来才有前程呢。”
嫂子张氏顿时愣住了,眼泪差点掉下来,握着巧兰的手哽咽道:“妹妹,你让我说什么好呢,咋能让你拿私房钱送孩子读书呢,我这脸往哪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