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https://www.bookben.net] 为您搜集整理提供从战士到将军全文TXT下载!
《从战士到将军》
作者:四海同家
内容简介:
热血 明道 励志 清高 好奇 战神 兵王 美女 从零做起
第1回 从零开始(一)走向征程
()新人新书拜求收藏+各种票+各种正面负面的评论。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在北方省会a城,某区的武装部门前,集合着数十名准备入伍的新兵。他们都来自一个地方,那就是a城郊区农村。区武装部破旧的办公大楼,是旧社会的俄式建筑,楼分为三层,楼上各个办公室的灯都在开着,出入办公楼的人员很多,进出更是往来不断。
时间已经到了清晨四点半钟,冬天的天空,还是漆黑一片,这是个没有月亮和太阳的凌晨。12月的天气,更是把人冻得瑟瑟发抖。然而在办公楼前的广场上,这里却是热闹非凡。整齐的停着一排排解放牌的军用卡车,车前方的大灯更是照得整个大院明亮无比。
即将入伍的新战士们,身穿着崭新的军装,背着背包,每个人手中提着一只旅行箱,这箱子都是地方zhengfu发的,上边还印有“献给亲人子弟兵”的字样。这些新战士都很年轻,大多都是十七,**岁的男孩儿。从他们年轻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的青chun和稚嫩。送兵的广场上,不光有新兵,还有上百名的家长和亲属,前来给各自的孩子来送行。
这时从武装部的办公大楼里,走出来了一名新兵,他叫郭开山。他有着不足160cm的个头,在这几十个新兵当中,他不是年龄最小的,也是个子最矮的。郭开山今年正好16岁,恰巧也是一个初中才毕业,中学生的年纪。谈起他为什么要去当兵,郭开山总是和人家说,当兵就是保卫祖国,保卫**,成为一名优秀的**的战士,是我郭开山的光荣,也是老郭家全家的光荣。
其实那时候的人,都会这么一说。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各自都有,他们自已当兵的理由,要不然哪个家长,会舍得让自家孩子去当兵呢。就象古时候人说的那样: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郭开山生活在a城郊区的农村,父亲是公社的秘书,母亲是地道的家庭妇女。他们兄弟姐妹八人。分别是大姐,大哥,二姐,二哥,郭开山行五,大排是三哥,下边还有三个弟弟,在兄弟当中,郭开山个子虽矮,但是长相属于上等。
原先的郭家,本是省会a城的城里人。郭父原是一名复转军人,解放后地方上缺乏干部,他就转业到了区zhengfu。动乱时期开始后,郭父在一次单位决策的工作中,站错了队伍,犯了原则xing的问题,这样就被下放到了郊区农村,对他进行锻炼改造。老郭家全家人,也跟着父亲,由城市来到了农村。那年郭开山只有八岁。
多年的农村生活,让郭开山感到特别的痛苦,原因不是他怕苦怕累的思想,而是由于家里人口众多,分到他家的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全家人的伙食,兄弟几人,个个都是面黄肌瘦。根本看不出,他们以前在城里生活过。郭开山当兵的理由,就是要减轻家里的负担。少了一个小伙子的吃食,还能给全家其他的成员多分一点。
在这个动乱的年代,考学已经不是大家的奋斗目标,当兵吃粮才是当时社会上的主流,就这样老郭家的男丁,够年岁的都想去当兵。大哥叫郭开维,现在在公社当个通信员,还算稳定,二哥叫郭开明,是区建筑公司的会计,他们也曾经有着当兵保家卫国的念头,到头来因为种种原因,体检都没有合格。
今年轮到郭开山了,虽然他个子小,不过体检全都合格,加上父亲又是公社的秘书,所以村支书更是在接兵的干部面
前,说了很多好话,指望的是多送走一个兵,这样村里的粮食就少了一个人的,他平时的工作也好做一些。接兵的干部起初看到郭开山时,觉得他很瘦小。“这孩子个子太小,不够一米六吧,额头这么大,是不是缺钙呀”。
不知是父亲公社秘书的身份,还是村支书的极力推荐,郭开山还是在几百名体检合格的人当中,如愿拿到了入伍通知书。郭开山在村支书的手中,接过通知书时,感到格外的兴奋。因为他终于得到了离开农村的机会,农村的生活,实在太让这个曾在城市生活的小伙子,承受不了了,他不想再天天过吃不饱的生活了,再也不想过全家人住在一个炕上,只有几条被子的生活了,再也不想象很多农村人一样,成为一个按步就班的人,到岁数结婚生娃,种地挣工分,再给娃结婚生娃的生活了,他对部队有他的幻想,他想留在部队,以后做一名军官,神气的坐着吉普车,幻想的一切一切,让这个16岁的小伙子感到万分的激动。他马上去公社把这个消息,以最快的时间通知了他的父亲。
父亲接过入伍通知书看了很久,他也当过兵,n年前的事了。看到通知书后,他想了好久好久,好象联想到了什么。“爹我真的当兵了,我要成为**的好战士了,我要象雷锋那样做一个好人,榜样”。
父亲看了看郭开山,“你回去吧,告诉你妈,晚上做点好吃的,把你大姐,大哥,二哥从班上叫回来,晚上吃完晚饭后,我要开会”。
老郭家的晚饭,终于在晚上六点钟准时开始了,家庭里的成员,除了二姐在外地,上高中住校,基本上都到齐了。
大姐在公社办的纸箱厂当临时工,大哥和二哥也从单位的集体宿舍回来了,他们平时都住在单位,因为不到周末,所以他们也不想回家,好让弟弟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狭小的三间土屋,实在不能容纳太多的人了,人少一些,正在上学的弟弟们的空间就会大一些,学习也可能会好一些,这个大家都知道。
但今天是特殊情况,老三郭开山接到入伍通知书了,这在一个农村家庭中,确实是件大事。今天的吃食真的很丰盛,雪白的馒头只有在过年时才见过,猪肉炖豆角,这可是好长时间没有过的肉菜了。在父亲的号令下,大家都开动筷了,不过好多人吃的都是主食,在这个家里父亲是真正的家长,由于他身体不好,所以大家都想让父亲多吃一些,他是家里的主心骨。菜盘里的几块肉几乎没有人动,只是吃着青菜和主食。
母亲看了看,用筷子夹了肉,挨个往各个孩子的碗里放,这是老郭家的规矩。也有例外,记得有一年,五弟郭开庆才二岁,过年的时候用手抓了一块肉往嘴里放,叫父亲一脚从炕上踢到了地下,才长出的小牙都磕掉了,哥哥姐姐们都吓坏了,从此没有人敢再来盘子里夹肉了。
丰盛的晚饭顺利而圆满的吃完了,为什么呢,因为主食和菜一点也没有剩。连最后一滴菜汤都让小六给喝光了,这是多好的晚餐呀,大家都在回味,这个年代的家庭普遍都是这样的,人口多根本不可能吃的这么好,因为今天是特例,好比古时候高考中了状元一样,对这个家庭太重要了,只要小三在部队好好看,也许他就是老郭家第一个走出农村的人了,这也是下放在农村以来老郭家最大的目标。
由于是下放户,在特殊动乱时期,犯了错误的人要处处小心,不能叫人家挑出任何的毛病,因为这样会让人指指点点的,老郭家的家教很严,孩子都很怕事,还是那句话“做人要夹着尾巴”。这份入伍通知书好象给全家带来了希望一样,没有一人不为它而高兴。入了伍就成了军属,军属的好多待遇都跟上了,过年时村里还会送肉和对联。在村里人看来,这是件光荣而荣耀的事。
父亲点燃了一支烟,首先发言,“小三这回当兵,是咱老郭家,全家的光荣,以前咱们家在村里没有地位,始终抬不起头,现在不一样了,咱家成军属了。三啊!到了部队你要好好干,别给全家丢脸,别弄出点丢人的事出来,小心老子不让你进家门”。
母亲接过了父亲的话,“三呀,你以后出息点,记住咱是在城里呆过的,这回出去了,就别再回来了,农村有啥可待的,吃不好,住不好的。”
最疼爱郭开山的当然是大姐,“三弟,你是咱家第一个走出去的人,要照顾好自个儿身体,在部队上一定要好好干,别叫家里人为你担心”。
之后大哥二哥接着发言,全是些叮嘱的话语,这些不再细表。最后全家向**塑像三鞠躬后,胜利的结束了晚上的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后,郭开山独自一人,来到了村小学校的cao场上。在升国旗的讲台边坐了下来,他在等一个人的出现。这个人就是他在村里,最要好的伙伴加同学,她的名字叫关悦,是个女的。
他们在年少懵懂的年纪,相互之间,有着不好说的友谊。他们都知道对方,是自已最想要的伴侣,但是从来没坦白过,因为他们年纪还小,在这个年纪搞对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可耻的。他们一直遵守着道德的底线,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过。平时他们聊的都是,大人们的举止如何如何,村里哪只猪生了多少小猪的平凡索事。但是他们之间的好感,让对方都感到特别的舒服。
等了许久,她还没有出现。郭开山想:不能呀,全村只有三个人,当兵的事,早就在当天的下午,就已经传遍了全村。三个人之中,最应该关心他郭开山的外姓人,就应该是关悦了。他们是那么的志趣相投呀,平时每到晚饭后,他俩总会在村小学的cao场上,聊上好一阵子,聊到天黑看不到亮了,才依依不舍的各回各家,这次不知为什么,今天她没有来呢。
原来关悦的堂兄关建国也要当兵了,关悦的父亲带着全家,去哥哥家祝贺,本来关悦不想去,但关悦的妈恶狠狠地看着女儿,“你大爷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当兵是件大事,你要是不去的话,让人觉得太没家教了”。关悦这才勉强随着爸妈,拉着弟弟关超去了大爷家。
晚上九点多了,在七十年代农村,好些家里是没有电灯的,一般的家庭都有着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到八点就睡了。然而在学校的cao场上,郭开山还在等着,他那个要好的女同学,关悦的到来。这段时间他想了很多,比如见了面,他要说些什么,要不要和她发个誓,让她等他回来。好多的话,好多想说的,真的不知从哪句说起为好。他是晚上五点半钟来的,现在已经九点多了,他想的还是那些事情,仿佛时间的延长,并没有打断他的思想,时间过的好快好快.
快到十点了,关悦终于来了,她和父母是晚上九点多才到的家,到家之后,她就及不可待和爸妈说,去同学家玩一会儿,没等家长同意,她就跑出了家门。
郭开山看到关悦真的来了,高兴急了。在黑黑的cao场上,天上明亮的月亮,仿佛是给这对年轻人,当了最大的电灯泡。
郭开山含情默默地看着关悦,“你来了呀,过几天我就要走了,我真的很想你,真有点舍不得离开你。”说完后,原本想说的一大堆的话,便不由自主的,让眼泪给打断了,眼泪就象大雨一样,哗哗的从下巴上流过。
关悦听了心头一热,也放声痛哭起来。这是从郭开山八岁搬到这个村,二人要好相伴的感情流露。刚搬来村里时,他们都是不懂事的小娃娃,现在算的上是半大成年人了,八年多的相处,一起玩,一起闹,好象似放电影一样,就象是是昨天事情。两人终于相拥在cao场上......。
竖ri,村里当兵的后生们要出发了,村道的两旁站满了人,大家都在敲锣打鼓,送着各自的亲人。看~村道的正中走过来,三匹高头大马,马上坐着三个胸带红花,穿着军装的年轻人。
第一个是关建国,三人当中他最大,他18岁,是村会计的儿子。第二个是刘镖,身体健壮的他,根本看不出他才17岁。第三个是郭开山,肥大的军服让人感到他是那么的短小,不过他的双眼炯炯有神,向往他远去的未来。为了家人,为了她关悦,他也要好好干呀。这是他唯一的出路。
牵马的人,全是地主和富农成份的人,他们是原来的地主的儿子,40岁的关玉山,35岁的富农王金和。和臭老九38岁的韩方天。这些人在村里都是抬不起头的人,是村支书叫来牵马的。谁也想不到的是,二十年后,这些人会成为当地,乃至全省,甚至全国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送行的队伍在离村里的十里亭停住了。村支书对大家说了几句关心的话,村民们送上来红皮的鸡蛋,鸡蛋把他们随身的军用书包,装的满满登登的。细心的郭开山发现,关悦没来,她为什么没来,难道是那晚cao场上说的话叫她生气了?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呢?郭开山的父亲也没有来,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来送儿子。在十里亭事先从镇上粮库借来的拖拉机的运送下,把几人拉到了区武装部。
第2回 从零开始(二)初入军营
()自古中国的军队必有川军,北方的军队里也都喜欢川军。因为不但四川人口重多,而且都能够吃得起苦。
接兵的干部是个排长,四川人,他是同年兵当中,第一个提干的,他的本事,不在于他有多好的军事素养,而是他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
张排长所在的b团,有个学习**著作的红军连队,这个红军连是从南昌起义就有的部队,每年都会有一个提干的名额。他恰巧又是这个连队的人,他头脑非常灵活,把毛选背得滚瓜烂熟,同年兵当中,他是姣姣者。这是个动乱的年代,对军事素质已经不太讲究,讲的就是忠于领袖,于是当兵第三年的他,就以学习标兵的身份,去军教导队进行学习,回来后,就直接提升他为排长了。
排长姓张,名培清.个子嘛就矮了些,川人个小,中国人都晓得,他对外说他有160cm,别人觉得他最多158cm。这次b团来a城主要是,招收四十名新兵,张排长负责对新兵的运送工作,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名营部军医,此人姓郭,因为是副营级别,而且兵龄又老,所以张排长很尊重他,总管他叫郭营长。其实他也不是什么营长,就算个称呼罢了.来送兵的家长很多,一听有人管郭军医叫郭营长,大家都一个劲的上前套近乎,往他的手里递香烟.都盼着他能在部队里照顾一下,自已的孩子.
区武装部门前,依旧是乱哄哄的,叫的喊的完全看不出,现在还不到五点钟,冬天的天,亮得很晚,不到六点是不会亮的。张排长叫来了二名班长到近前,“集合队伍,准备出发”。班长的哨音响了,四十名新兵分四列排开,一排十人,正好四十人,报数过后向排长报告,之后,新兵们都坐上解放牌的军用卡车,驶向了火车站.
火车站台前,停着一列绿se的铁皮机车。车身上全是贴纸:“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参军光荣,保卫祖国”一类的话语。
这是个挂着十几节车厢的军列,从新兵的衣服上可以看出,这里不光有陆军,还有空军。张排长招呼着四十名新兵,上了其中的一节车厢。才坐下张排长清了清嗓子,“同志们,你们就要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了,大家要注意团结,互相让一让,都是战友,记住一定要听从指挥,你们的档案在我的手上,你们不要乱串车厢,别跑到别的部队里了,没有档案你们就算当了兵,也是黑兵”。
新兵们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每到晚上,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就有一节车厢的新兵下车。集合的哨音,往往把郭开山他们从睡梦中惊醒,他们也不知他们要往哪里去。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排长,我们的部队在哪呀?还要多久才能到呀?”。张排长没有说话,仍旧闭着双眼睡觉。这时其中一个带兵的班长站了起来,“保密守则上说,不该问的不要问,到了你们就知道了”。
慢车终归是慢车,在中国的铁路建设史上,这会还很落后的时候,哪有什么快车所言,这是一列军用列车,不管大站小站它都停,可能还有几节车厢装有军用物资,总能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也许是郭开山他们太累了,一天一宿的时间让他们感到疲劳,慢慢的都没有声音了,进入了梦乡。
火车在经过两天两宿的运行,终于到了郭开山要到的地方。等他们下车时才发现,整个列车上,只有他们是最后一批下车的。这是个小站,离铁道不远处有三间小房子,上边写着:“靖北河”。这是什么地方呀?我们到哪里了。新兵们都在想着。
不过十二月份的靖北河,雪景还是煞是好看。站台和铁道的雪,打扫得还算干净,除了这以外,小站的周围几乎全是雪。不知多久没有人清理了,雪很厚,很白。好象是自入冬以来,就没有人清理过一样,加上最近两天,可能还下过雪。正当午时,火热的阳光照在雪上反着金光,把新兵们的双眼晃得睁不开。远处有高山,山上种满了松树,雪压在松树上,久了就形成了树挂。真美呀,虽然郭开山的家也在北方的农村,但是是在平原,根本没看过有山有树的地方。看着满山带有树挂的青松,仿佛他能闻到一股清香,一股从来没闻过的清香,这种香味让他心情好了不少。正当这时,只听一名新兵哇的一声,吐了好多的东西出来,原来他是晕车的。他吃的可能多了一些,哇到地上的东西黄黄的,让人感到恶心。把郭开山美好的心情一下子拉回到了现实。
接兵的班长集合队伍后,向排长报告说一个人不少,正好四十人。郭排长说:“带战士们去小站休息,我去看看团里的车到没到”。新兵们跟着班长进了小站,这是个面向东的三间小房子,好象没有卖票的窗口,只有中间个屋子又大又宽敞,它象是间候车室。左边和右边房间的门都锁上了,有一个列车员模样的人,从里边接了出来,他说道:“团里的车还没到呢,你们进来暖和暖和吧,水我都烧好了。”候车室里四排长条的排椅空空的,没有一个旅客。班长把四十个新兵,分散到四条长椅上坐下,说道:“大家不要乱跑,这山里有狼有熊,是原始森林,上厕所的打报告,我带你们去,想喝开水的在座上等着,一会会有人给你们倒”。
关建国是个平时爱说爱笑的小伙子,自从拿到入伍通知书后,他就没闲着时候。总是见人就吹牛,说自个儿怎么怎么强。才到了小站他的嘴就管不住了,他走到四条椅子的正中间,说道:“弟兄们,咱们都是a城来的,到了部队都是老乡。有空大家常联系哈,有人要是欺负咱们,可一定团结呀,和他干,不要让人说咱a城的人全是熊包哈”。忽听咣的一声,关建国的头上,让人重重地打了一下。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带兵的张排长。“兵还没当上呢,就给我搞小团体呀。你小子没看出来呀,还是个人物。能不能行了,别给老子搞事呀。车马上就到了,你想闹的话,到新兵连闹去,全体集合。”张排长说。
来接他们的,这回是“东风”牌子的军用卡车,比起“解放”来,好象它更加的大气,这回四十个新兵,全站上了一辆汽车。一名班长和排长坐在驾驶室里,一名班长和新兵们站在卡车上边。车在宽宽的大道上行驶着,两边高高的白杨树入耸到天。这是种叫“钻天杨”的杨树,笔直的树干,没有多余的杈子,白白的,真的很好看。
车开了大约有四个小时的路程,忽然远处有几棵折断的杨树,挡住了前方的道路。车顶上的班长说道:“可能遇到熊瞎子了”。话音未落,大家真的看到了,不远处有只大棕熊,个子很高。
不对呀,明明熊是冬眠的呀,书上是这么说的呀,为什么不睡觉,来这里挡道呢?郭开山心里想着。正在这时,驾驶室里的张排长下了车,只看他手里多了一件东西,枪,一只冲锋枪,上边还带着刺刀,这是一把五六式冲锋枪。
几声枪响后,大熊倒了,张排上前拿着刀,以很快的速度割下了四个熊掌。叫了声:“车上下来几个人,把熊拉到路边去,把树搬走”。几个胆大的新兵下了车,把熊的尸体拖到了路边,把挡在路上的树都搬走了。之后上了车,他们继续前行,大约才走了不到一百米吧,从路边来了好些村民,他们是听了枪响跑来的,郭开山从车上看到他们好象是来拉熊的。真是个经历呀,长这么大,头一次看到熊,还看到有人打熊,张排长麻利的手法,让人看他就是个屠夫,他简直太厉害了。郭开山暗道。
车又开了两个小时,前方是个城镇,很大的城镇,但和郭开山所在的a城郊区,相比之下还是差了些。车子开进了一个好大的军队大院,院门前没有任何的标字,就是两边有几个持枪站岗的士兵。我们到了,新兵们到了,迎接他们是崭新的部队生活,这就是他们最初生活的地方吗?
郭开山进了新兵连,准确的说,不能称的上是新兵连,因为他们只有40个人,最多只能算一个排,所以我们还是叫它新兵排吧。他们住进的就是开车来的那个大院,原来是b团的军械所,后来军械所搬到了团部,这就成新兵连的驻地了。平时没有新兵时,只有一个激ng卫班驻守。来新兵了,就派相应人员来训练新兵。这回团里派的是一个指导员加四个班长。
指导员叫李长柏,一班长叫谷振,二班长叫张杰,三班长叫高波,四班长叫付伟化。郭开山分到了四班,关建国分到了三班,同村的刘镖分到了一班,这回他们终于分开了。指导员讲话道:“我们团是有特殊任务的,本来新兵连要三个月,现在由于时间紧迫,团里决定改为二个月零十天,在这段期间你们归我管,我会把你们训练成真正的军人,下面,各回各班整理内务,各班带回”。
新兵的生活对每个当过兵的人来说,真的没啥可说的。和别的部队一样,他们的生活也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郭开山的训练就差一些了,投弹不到20米,跑五公里用了36分钟还是轻装的,他几乎是全排最差的。班长付伟化是当地人,满族,人很好长得也帅的狠,他总和郭开山说:“没事,慢慢练,你年纪小没劲,吃几天高梁米水饭就有劲了”。他说的真的是真的,原来在家里,郭开山的确是吃不饱的,哥哥姐姐还好一些,都上班,有工作餐吃,他在家里,下边还有弟弟,真的不能吃的太饱,要不然会让爹妈骂的,他吃多了,弟弟们就吃不好了,大家都在长身体哪有不饿的,都得挺着呀。这回到了部队,吃的管够,每每郭开山都吃的很爽,对一个从来没吃过饱饭的小伙子来说,他感到太幸福了。经过天天的训练一个月后,他投弹超过了30米,五公里也跑进了20分钟。不过他不是最优秀的,在新兵40人当中他只能排30名,不过他的进步班长和指导员都很满意。
雷锋从来在中国人的眼中是最无私的,是最爱为人民服务的。在部队学雷锋对新兵来说是必然的,大家都表现的很好,郭开山来部队的目标就是留在部队,就算当不了军官也得当个志愿兵,因为志愿兵就算退伍了也不会回家去种地,他的生活也不会在农村。每天清晨四点半钟,郭开山就早早起来,去打扫cao场和公用的大厕所。一连坚持了一个月了。这天指导员在厕所的门口等他了,和他说我起得这么早就想看看是谁把别人的活都干了,原来是你郭开山呀,行我知道了你是个好兵。指导员的肯定更让郭开山满足了,他之后起得更早了四点就起来了,他一周坚持六天,周ri他美美的睡了一天,大家都以为他太懒了,没有几人知道他是累的,每天很短的睡觉时间,好不容易到了休息ri他得把觉全找回来。
关建国和刘镖是运动的高手,在学校时他们就是校篮球队的,体育对他们来说就是兴趣,当了兵每天的跑跳投来说,他们更是如鱼得水。基本上在新兵排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慢慢的他们看不起郭开山了,因为他们眼中他是落后分子,象他们说的那样和我没的佩。
同年兵中还有个叫刘宏的人,他和郭开山差不多,不过人家是高中生,写字很好,经常让指导员表扬,他会出板报,一手流利的好字把报纸上的口号指示写的让所有的新兵都佩服。为啥说他和郭开山差不多呢,他也是报着好好干的目标的,原先他也打扫大厕所,后来发现郭开山比他起的早就放弃了,他开始去炊事班帮厨,去帮班长们抄教案。也干的很卖力,他的起床激ng神和郭开山有一拼。
新兵的考核开始了,关建国总分排名第一,刘镖第二,这回郭开山也进了前二十名,这是班长付伟化没想到的,因为他发现郭开山变得壮了,力量也长了,难怪十几岁的小伙子说变就变了。
这一天,接兵的张排长来了,还带来了熊掌,本来他想送给团长吃的,结果团长说这东西常吃,你去送给新兵们尝尝,这东西在他们家里多钱也买不来呀。经过炊事班细心的烹饪,蒸熊掌上来了,新兵们的口水都掉在地上了。这是他们头一次这么奢侈,呵呵真是太好吃了。
过年了,新兵们在排节目,郭开山的节目是说单口相声,因为他父亲在他小的时候就教过他,他会说好几段呢。在晚会上他表演的很出se,获得了返场的机会,别人只出一个节目,他说了三段。
大年初五,北靖河当地zhengfu的人给新兵连送来了慰问品,新兵连组织了联欢会,郭开山再一次显示了曲艺天分,讲了评书和单口相声。得到了大家的掌声。
这天,指导员找郭开山谈话,“小郭,听你们班长说你表现的很好,马上新兵集训要结束了,你打算去哪个连呀?”郭开山回答道:“服从组织分配,叫我去哪就去哪”。
新兵连结束了,关建国分配到了激ng侦连(特务连),刘镖分到了汽车排,刘宏去了二营部当了文书,郭开山分到了四连。
第3回 从零开始(三)走入连队
()靖北河市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同苏联接壤的一个地区,是个地级市,由于地处偏远,人口总数很少,只相当于一个大城市中一个区的人口,在此驻边的是b团,隶属于r军的某红军师。北靖河是靖北河市下辖的一个县。b团的四连在此驻防。北靖河县行政面积有几百公里,与苏联的小城只有一河之隔,人口不足十万。老百姓主要的生产方式就是种大豆和玉米,种植一些蘑菇木耳一类的经济作物。还有些人是靠打猎为主,打一些野味去国家的野味收购商店去卖。
郭开山跟着四连来人从新兵连来到了连部,好家伙,这哪里是连部,苏式的小楼一个挨着一个,连队的文书和他说,这原来是北满铁路公司的办公处,解放后就归部队了,所以四连的连部就在此地。四连虽说是一个连,其实它的任务很重要,它是负责整个北靖河县几百公里长的边境线。四连配有一个连部,一个汽车班,一个炊事班,54个哨所,大约有近三百人,说它有一个营也不为过。文书说我们连没有排的建制,因为有一半的人是在哨所里站哨,其它的是机动部队,全是以班为单位的,我们这只有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和司务长是干部,没有排的单位自然也就没有排长了。
郭开山是分到这个连唯一的新兵,长期以来由于部队的需要,四连是一支以志愿兵为主的单位。因为它每个哨所只有二到三名士兵在把守,要是几年就退伍了,对当地还没有熟悉情况就走了,不适合管理。郭开山先见了指导员,指导员拍了拍郭开山的肩膀,“我马上就要调走了,小郭你去连长那里等着安排工作吧”。郭开山迷糊了才见第一回指导员就要走了呀。
郭开山跟着文书到了连长办公室,连长没在他就在那里等着。等了大约一小时,只听得外边吉普车的声音,连长从外边走了过来,看了看郭开山。“才到呀,这样吧,你先在连部当个通讯员,以后再分配你别的工作,文书,带他去宿舍”。
文书带着郭开山来到了宿舍,这哪里是宿舍呀,这就是别墅,苏式的别墅真的太漂亮了,高高的屋顶在a城是没见过的。五六十年的建筑仿佛是新的一样,说明经常对房子进行粉刷。这幢小楼住着包括郭开山一共四个人,然而他有差不多近十个房间,住着分别是文书,卫生员,通讯员和郭开山,通讯员也要调走了,所以暂时由郭开山替他的位置。
晚上开饭了,文书带着郭开山走进食堂。这是个小礼堂,原来是苏联人的教堂一类的东西。很大很宽敞,只是没见到几个人吃饭,文书对郭开山进行了讲解,“由于我们连队人太分散,大家的吃饭时间也不太一样,谁来谁吃,没有规定可言”。
晚饭很丰盛,炖牛肉,大列巴和米饭,想吃哪个吃哪个,战备盆里有的是菜,真的是不一样呀,这和新兵连比真是天上地下呀!
文书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我们天天吃这个,军用罐头有的是,象什么德州扒鸡,道口香鸡,午餐肉啥的有的是,就是没青菜呵呵,这地方冬天的青菜太少了,我们冬储的白菜萝卜都要运到山上给哨所的人吃,所以我们只能吃这个了”。
郭开山没听懂文书说的什么,他只是眼看着面前的肉来的,文书和他说吃吧,想吃多少吃多少,郭开山眼都红了,吃了好几碗的肉,主食倒没吃多少。然而文书和没事人一样,“你这样的人我见多了,时间长了你就不这样了”。
通讯员的任务平时就是接个电话,送送信,送送报纸和跑跑腿。大多数时间都很闲,在连部也不训练,郭开山看着cao场上机动班的战友在训练,自个心里痒痒的。我才是新兵呀,这么待法别说提干了,转志愿兵的机会都没有。于是他找到了连长说要找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去工作。连长说你才来几天呀,路都没认熟就想干别的呀,待着吧,干好本职工作,以后有用你的地方。要是闲了去炊事班帮厨去,整的无鸡溜瘦的,吗的小心老子踢你。
四连的连长可不是一般的人,他的父亲是开国的少将,响当当的军长,四连连长六十年代就授了大尉的军衔。特殊时期初期他还是b团的参谋长,后来老爷子下放了,让人关起来了,四连长也吃了瓜落,降职在四连当了连长。由于这是个苦地方没有人爱去,所以首长让他去也是看他能镇得住这全连的志愿兵。
郭开山有空就去炊事班帮厨,还学会做了不少的菜。由于他人小勤快,大家都对他很好,司务长老张更是在连长面前总说他的好处。
这天,连长接了个电话,七号哨所的一个去年入伍的兵跑了,马上带着三四个人开着吉普车去寻找,结果在靖北河的火车站找到了他。晚上连部开了有近百人参加的批斗大会。大会在mao主席是我心中的红太阳的歌声中召开。
连长喊了了一声:“把给四连抹黑的罪人带上来”。这时从会场外边由两个战士飞机式押着一个没带帽子的士兵走了过来,他叫于康,去年入伍的兵,在部队的称呼叫“二年兵”,不老也不新罢了。于康被押在一个很小的桌上边做飞机式。指导员云云说了他的过错,接下来是各班的发言人挨个的对于康进行批判,最后连队党委(由于全连百分之九十全是党员志愿兵,所以上级给四连定的是党委)决定开除他的军籍,潜返回地方处置。真的很重,重是因为他是特殊的xing质造成的,要是不用重典的话还会有后来人,接着有人给于康带了脚镣,押上了吉普车。副连长随车开往了于康的家乡。
隔天连长找郭开山谈话说:“小郭你不是想锻炼一下吗,去七号哨所吧。你怕不怕呀,敢不敢去”。郭开山不加思索的回答说:“服从组织分配”。
第4回 从零开始(四)七号哨所
()七号哨所在北靖县的东部,属于中苏边境中方一边的内山,连接着原始森林,海拔有近五百米,气候很是寒冷。守卫哨所的原本有两人,哨长姓胡,有着近十年的兵龄。另一人就是于康。于康本来也是个好的战士,只是他半个月前,接到了女友和他分手的来信,看完信的于康,就想急着回家把事问清楚,这才偷偷的开了小差。
四连的军用卡车,拉着军需物资,带着郭开山来到了七号哨所。他们的车只能在山下停着,因为车是开不到山上的。给养班的战士们背着竹筐装上东西,和背着背包的郭开山一同上山了。山上有电话,他们来之前,胡哨长了解过了情况,正等着他们呢。进了哨所,送给养的班长把胡哨长家里的信拿了出来,胡哨长接过了信,连看也没看郭开山一眼,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来信。
四连有四连的特点,一般连里的给养车是两个月到三个月才来一回哨所,因为条件实在有限。全连54个哨所一天去一个,全下来也得两个月呀。有时连长巡视一下全连的哨所,不待着过夜也得一个月。四连长常笑着说:“我比师长都牛b,我管着几百公里的国境线呢”。